Archives for 值得一看 - Page 7
幽默真實的小市民傳記 –《錢不夠用2》
在現今的資本主義社會中,小老百性最大的問題就是錢!每個人都嫌賺不到夠多的錢,許多問題也正是因錢而起。《錢不夠用2》講的是三個中年人如何度過事業失敗、家庭人生遇到瓶頸的困境,以及他們與老母親之間的互動。 這是部嬉笑罵又寓教於樂的好電影!劇中角色個性鮮明,演員們演出生動精彩。帶些甘草味的幽默對白,犀利卻不刺人,以輕鬆的口吻適切地表達了現代人的心聲。而在大笑之餘,劇中角色的遭遇也讓我們回頭再次檢視自己的生活。 有些電影的主旨十分簡單,不過單單是描述某段時光或情境,卻能讓人覺得好看,原因在於導演準確地重現了那種氛圍,讓有過類似經驗的人感到被理解、被安慰,或者得到陪伴。有些電影則是基於某種信念,也許是真愛無敵,或者是人性本善。但這類電影要好看不太簡單,一不小心便會流於說教。 而筆者看完《錢不夠用2》後,心裡十分佩服梁智強導演,他一路走來都能堅持自己的理念。之前看過他另兩部作品《小孩不笨2》、《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》,也都是堅持文以載道的片子。雖然結論老是正面光明,實在很像政令宣導或推行新生活運動,但不可否認的,梁導演花了很多心思,替不同立場的角色發聲,再加上輕鬆的劇情與詼諧幽默的對話,就算是說教,也令人不那麼厭煩。 在某篇採訪中,導演提到自己拍電影的初衷,是要說新加坡人想說的話。這點在《錢不夠用2》裡完全可以得到印證。例如三弟開車經過收費閘道時,那段對政府 ERP的抱怨:「ERP就是Every road pay!」配上眾多小市民走上街頭,合力把ERP閘門推倒在地、齊聲歡呼的動畫,真的很諷刺又很好笑。 劇中有段台詞雖是消遣新加坡人,不過我這個台灣人倒也心有戚戚焉:「我們新加坡人最厲害的就是投訴啦!什麼事情不滿就投訴,沒得到回應就繼續投訴。然後再過久一點,就忘記啦!我們最在乎的是錢!」尤其這樣的台詞透過劇中小人物的口裡講出來,更是容易引起共鳴。 不同於《小孩不笨2》、《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》,所有問題在電影裡都有正面的解決方法。在新作《錢不夠用2》中,導演則更正面直接地面對了真實現況。比如住進私人醫院病人的家屬,因經濟壓力太大,竟然給病人燒催命符。這作為雖然荒唐,但家屬說「這醫院住個半年,病人沒死倒是我們先死。」卻也是真實得不得了。 此外,人物間互動也描寫地十分真實。不論是年長的媽媽為了三個事業失敗的兒子籌錢,或者三個兒子在照顧略微老人癡呆的媽媽所遇到的困難,以及三個兒子跟彼此妻子間的相處模式,都跟我們的生活十分貼近。於是電影在嬉笑怒罵之餘,也給了觀眾不少反思的空間。《錢不夠用2》真的很好看,推薦大家去電影院裡笑一笑,出電影院後想一想。
意外的五宗罪 – 天使與魔鬼
雖然《達文西密碼》的評價兩極,但的確在全球各地開出亮麗票房,因此續集《天使與魔鬼》仍舊找來前作導演朗霍華,以及飾演蘭登教授的湯姆漢克,希冀再創佳績。此次命案發生在教宗過世,進行改選會議的晚上。四個呼聲最高的教宗候選人同時被綁架,而梵諦岡方面則收到一首詩,以及一個神秘的符號…。 全片緊張刺激,沒有過多的牽強附會,只有飛車槍擊與震撼的大爆炸。畫面漂亮,節奏快速明確,再加上令人意外的結局,只要你不對充斥的天主教偏見反感,這部片絕對能讓你大呼過癮! 首先要說明的是,《天》片仍與前作相同,是部充滿偏見的片子。例如:把天主教廷塑造為迂腐愚昧、掩蓋事實、充滿權力算計的地方;天主教總是拖延及害怕科學的進展;倘若讓科學自由發展,那麼天主教就會完全垮台…等等,也難怪這個系列作品會遭到教廷團體抗議,畢竟這是一種不禮貌的醜化,並不會因為小說或電影是虛構的,就讓人感到比較愉悅。但這些爭議處並不是此文重點,因此以下便不予討論。 不若前作《達文西密碼》的包天包海,這回找上蘭登教授的謎題格局變小,就是宗單純的預告限時謀殺案。而「格局變小」並不算是件壞事,至少觀眾的焦點得以專注,再加上《天》片剪接俐落乾脆,所以整部片看起來十分流暢。 此外,此片有138分鐘卻不令人覺得冗長,主要是導演朗霍華這次的高低潮拿捏比前次好上許多,當然原著小說出人意料的情節,也是功不可沒。跟前陣子同是充滿符號象徵命案的《天啟四騎士》相比,《天使與魔鬼》可說是輕鬆勝出。然而前者在宣傳時主打媲美《火線追緝令》,但主打驚悚解謎的後者,反倒跟《火》片的距離還近一點,這倒是令筆者始料未及。 不曉得會不會有人抱怨片中謎題的解法,實在沒什麼推理邏輯,甚至牽強附會?但因筆者把這部片定位為畫面漂亮的動作大片來欣賞,那麼蘭登教授一直順暢地照著腦中靈感一路闖通關,頂多跟《國家寶藏》系列中的解謎程度一樣,倒是不必太過苛求。Follow your heart,別想太多!
給所有的「偽」文青,包括我自己 — 《愛重奏》
「準備好要揚名立萬了嗎?」片初,菲力普跟伊利這對麻吉,帶著洩漏出一絲不屑的輕笑,把他們的小說初稿丟進郵筒,開始了一段顛簸瘋狂的文青旅程。《愛重奏》是部關於20幾歲年輕人的電影。關於他們的夢想,關於他們的脆弱,關於他們對異性的渴望與歧視,以及所有青春式的胡鬧。 菲力普、伊利以及一票死黨們,雖然興趣專長各有不同,卻是可以一起胡鬧打屁聊女人的好哥們。對於他們最先讓我留下印象的是,正妹約翰娜因慕伊利之名前來,卻被其中一人刻意用粗俗言語挑釁,氣得拂袖而去。臨去之前撂了一句:「我真不明白,你為什麼要跟這群傢伙在一起浪費時間!」 其實也沒什麼好不明白,因為這群傢伙本來就在浪費時間呀!有點囂張地目空一切,對所有事物挑釁,不正是一種享受青春的方式嘛!這種精神同樣也表現在片尾。樂團主唱在台上說:「這首歌送給我那從政的弟弟,希望他有天也能『操首相的逼』!【註1】」。你說,這可不是曾經熟悉的囂張胡鬧? 除了青春的狂妄,麻吉好友間的感人情誼是《愛重奏》的另一核心。在片中伊利因掛心曾罹患憂鬱症的菲力普,所以沒事就往他家裡頭鑽;而看似才氣縱橫的菲力普,也會在伊利說喪氣話時對他說:「這真的是部好作品,搞不好換家出版社就出書了…」 而好友間的關心,還包括尷尬的距離拿捏。兩人之中,菲力普是較敏感纖細的,所以伊利有很多舉動是出於好意,卻得小心謹慎地顧及菲力普的自尊,以免誤傷到他。 就像當菲力普寫了新東西給伊利看,他並不喜歡只好拐彎抹角地批評,卻倒惹惱了菲力普;又如他擔心菲力普的病情會受前段戀情的影響,於是關切菲力普與前女友的相處狀況,卻也讓菲力普覺得受到干涉而不快。然而,是因為深厚的友誼,才使得伊利願意花心思去拿捏分寸,才使得菲力普願意對伊利敞開心門。 儘管影片的開始酷炫而不可預測,但片尾卻很符合社會預期。伊利總算出了書並頗受歡迎,菲力普跟凱莉的戀情也穩定地成長,小弟蓋爾順利找了工作邁入政治,最好笑的是,正妹約翰娜竟跟用粗話挑釁她的漢寧結了婚。 某種意義上來說,這結局代表了狂奔的青春總會找到一個讓所有人都舒服的角度,慢慢走回社會期待,但這樣拍好不好,就見仁見智了。至少這麼拍能讓觀眾情緒緩和下來,這是不尖銳而討喜的。倘若伊利寫作終告失敗;倘若菲力普因閉著眼倒數在路上被車撞死;倘若樂團在片尾不是上台獻唱,而是成員七零八落地各奔異鄉…,有衝擊性的結局會更好嗎? 我不知道。但此刻的我,還是寧可讓心裡舒服點好。 【註1】網路上找到一篇資料說此歌名的翻譯有誤,供大家參考(文中有附電影歌曲的youtube連結): 【推薦閱讀】 網路上找到的精彩影評,文中還粗略介紹了那些電影中搖滾樂的來頭:…